近期,一位江西精密銅件加工客戶帶著銅粉專程到訪工廠,核心訴求很明確:驗證銅粉能否通過小型設備高效熔解為均勻液態銅,為后續小批量生產的工藝優化(如成分控制、熔解效率)收集關鍵數據。我們針對客戶需求,選用海拓 25kW 小型高頻熔煉爐開展實測,最終成功將銅粉熔化為純凈液態銅,且熔解效率、成分均勻性完全達到客戶預期,為其后續生產方案落地提供了可靠依據。

客戶帶來的銅粉為電解銅粉(純度 99.95%,粒徑 100-200 目),主要用于生產小型精密銅件(如電子連接器、微型閥芯),這類銅件對原料的 “純凈度、成分均勻性” 要求極高,因此客戶的熔煉需求有明確指標:
熔解均勻性:液態銅無未熔銅粉顆粒、無氣孔夾雜,避免后續鑄件出現縮孔、裂紋;
成分均勻性:熔化后銅液的純度無明顯下降(需保持 99.9% 以上),無氧化導致的成分偏差;
熔解效率:單次熔煉 1-2kg 銅粉,時間需控制在 20 分鐘內,適配小批量生產節奏。
傳統銅粉熔煉常用電阻爐(熔解慢、易氧化)或大型中頻爐(“大材小用”,不適合小批量試樣),而小型高頻熔煉爐的 “快速加熱、精準控溫、少氧化” 特性,恰好能匹配客戶的 “試樣 + 小批量” 需求。
為讓測試數據更具參考性,我們完全模擬客戶后續可能的生產場景,未做任何 “特殊優化”:
熔煉設備:海拓 25kW 小型高頻熔煉爐(工作頻率 35kHz,爐體體積 1.2m×0.8m×1.5m,適配 1-5kg 小批量熔煉);
坩堝與保護:選用 2kg 石墨坩堝(客戶后續生產擬用同款),熔煉過程中通入少量氬氣(流量 0.5L/min),防止銅粉氧化;
輔助工具:電子秤(精準稱量銅粉重量)、紅外測溫儀(監測銅液溫度,精度 ±3℃)、金相顯微鏡(檢測熔后銅錠的微觀組織均勻性);
測試量:單次熔煉 1.5kg 銅粉(客戶小批量生產的常規單次投料量),目標溫度 1100℃(銅熔點 1083℃,超溫 17℃確保完全熔解)。
考慮到銅粉粒徑細、易吸潮,先將銅粉放入 120℃烘箱烘干 30 分鐘(客戶后續生產需此步驟,避免水分導致銅液產生氣孔);烘干后用電子秤精準稱量 1.5kg,緩慢倒入石墨坩堝(避免銅粉飛揚),再將坩堝放入高頻爐的加熱腔,對準感應線圈中心。
根據銅粉的導熱性和熔點,設定熔煉參數:
預熱階段:功率 10kW,升溫至 800℃(耗時 8 分鐘),緩慢加熱讓銅粉逐步團聚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噴濺;
熔解階段:功率提升至 20kW,升溫至 1100℃(耗時 7 分鐘),此時觀察窗可見銅粉完全熔化為亮紅色液態銅,無明顯氣泡;
保溫階段:功率降至 8kW,保溫 3 分鐘(讓銅液充分對流,消除成分偏析)。
客戶現場查看銅錠質量、核對測試數據后表示:“原本擔心小設備熔銅粉會出現氧化嚴重、均勻性差的問題,現在實測 18 分鐘就能熔好 1.5kg,損耗還這么低,完全符合我們小批量生產的需求。” 此次測試的關鍵數據(如預熱時間、保溫溫度、氬氣流量),將直接用于客戶后續生產線的工藝參數設定,幫助其跳過 “反復試錯” 階段,快速落地銅粉熔煉方案。
對從事精密銅件、小型金屬件加工的企業來說,若需開展原料熔煉試樣(如銅粉、合金粉),或進行小批量生產,小型高頻熔煉爐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:
場景適配:1-5kg 投料量,完美匹配 “試樣 + 小批量” 需求,避免大型設備的 “高能耗、高投入”;
工藝可控:精準控溫 + 惰性氣體保護,確保原料熔解均勻、少氧化,滿足精密零件對原料的高要求;
數據可追溯:可記錄每批次的熔煉參數,為后續工藝優化提供可靠依據,降低生產風險。
如果您也有金屬粉末、小規格金屬料的熔煉試樣或小批量生產需求,可帶原料到廠實測,我們會根據您的原料特性(純度、粒徑)、產品要求,定制專屬熔煉方案,用真實數據助力您的生產落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