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臺有粉絲咨詢:“高頻熔煉爐能不能熔煉鈦合金?我們有小批量鈦合金熔煉需求,但擔心設備適配性。” 答案是肯定的 —— 海拓高頻熔煉爐可以熔煉鈦合金,但考慮到鈦合金材質特殊(熔點高、易氧化,對熔煉環境和溫度控制要求嚴苛),我們通常會建議客戶先郵寄樣品進行熔煉測試,通過實際效果驗證設備參數與工藝方案的適配性。最近就有位粉絲按這個流程,郵寄了鈦合金樣品到廠里測試,整個過程也能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鈦合金的高頻熔煉邏輯。

先說說鈦合金熔煉的特殊性,這也是我們建議 “先試樣” 的核心原因。鈦合金的熔點高達 1668℃,遠高于銅、鋁等常見金屬,對熔煉爐的加熱功率和耐高溫性能要求更高;更關鍵的是,鈦在高溫下極易與氧氣、氮氣反應生成脆性化合物,導致熔煉后的鈦合金力學性能下降,因此必須在惰性氣體保護(通常用氬氣)環境下熔煉;此外,鈦合金的導熱性較差,加熱時容易出現 “局部過熱、整體未熔” 的情況,對溫度均勻性的控制要求也更為嚴格。這些特性都意味著,鈦合金熔煉不能直接套用常規金屬的工藝參數,需要通過試樣精準調整。
這次粉絲郵寄的樣品是 TC4 鈦合金碎屑(總量約 200 克,用于后續小型零件鑄造),我們針對其特性制定了初步測試方案:選用配備高頻大功率加熱系統(最大功率 120kW)和密封式氬氣保護艙的海拓高頻熔煉爐,搭配高密度石墨坩堝(耐高溫且不易與鈦合金反應),先通過小功率預熱排除樣品表面吸附的水分和雜質,再逐步提升功率至熔煉溫度。
測試過程中,我們重點監控三個關鍵環節:一是惰性氣體保護效果,在熔煉前先將氬氣通入保護艙,置換出內部空氣,確保氧含量降至 0.01% 以下才開始加熱,避免鈦合金氧化;二是溫度控制精度,通過紅外測溫儀實時監測坩堝內溫度,從常溫升至 1600℃時采用梯度升溫(每分鐘升溫 100℃),防止鈦合金因受熱不均產生內應力,接近熔點 1668℃時,將升溫速度放緩至每分鐘 20℃,精準捕捉熔化瞬間;三是熔煉均勻性,鈦合金完全熔化后,保持高頻磁場攪拌 1 分鐘,讓熔液成分均勻,避免出現成分偏析。
最終測試結果超出預期:200 克 TC4 鈦合金碎屑在 28 分鐘內完成熔煉,熔液表面光亮無氧化層,冷卻后形成的鈦合金鑄錠結構致密,經檢測氧含量控制在 0.008% 以內,硬度(HB300)和抗拉強度(860MPa)均符合 TC4 鈦合金的標準要求。我們將測試視頻、參數記錄和檢測報告同步發給粉絲,粉絲反饋 “沒想到高頻熔煉能把鈦合金控制得這么好”,目前已在根據測試參數定制專屬的小型鈦合金熔煉方案。
其實不只是鈦合金,對于高溫合金、稀有金屬等特殊材質的熔煉,我們始終堅持 “先試樣再落地” 的原則 —— 通過實際樣品測試,既能幫客戶驗證設備的可行性,又能精準優化工藝參數,避免后續批量生產時出現氧化、成分不均等問題。如果你的生產中也有鈦合金或其他特殊金屬的熔煉需求,不用糾結參數設置,不妨先郵寄少量樣品到廠里測試,用實際效果為后續生產保駕護航。